数据采集运行过程解析
2012-5-21 21:35:41 点击:
数据采集是指将被测对象的各种参量通过各种传感器做适当转换后,再经过信号调理、采样、量化、编码、传输等步骤传递到控制器的过程。那么在数据采集的使用中,它包含着什么样的运行过程呢?
数据采集的过程
采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的流程见图1。数据采集过程的原始数据是反映试验结构或试件状态的物理量,如力、温度、线位移、角位移和应变等。这些物理量通过传感器,被转换成为电信号;通过数据采集仪的扫描采集,进入数据采集仪;再通过A/D转换,变成数字量;通过系数换算,变成代表原始物理量的数值;然后,把这些数据打印输出、存入磁盘,或暂时存在数据采集仪的内存;通过连接采集仪和计算机的接口,存在数据采集仪内存的数据进入计算机;计算机再对这些数据进行计算处理,如把位移换算成挠度、把力换算成应力等;计算机把这些数据存入文件、打印输出,并可以选择其中部分数据显示在屏幕上,如位移与荷载的关系曲线等。
数据采集过程是由数据采集程序控制的,数据采集程序的主框图如图2所示。数据采集程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,第一部分的作用是数据采集的准备,第二部分的作用是正式采集。程序的运行有六个步骤,第一步为启动数据采集程序,第二步为进行数据采集的准备工作,第三步为采集初读数,第四步为采集待命,第五步为执行采集(一次采集或连续采集),第六步为终止程序运行。数据采集过程结束后,所有采集到的数据都存在磁盘文件中,数据处理时可直接从这个文件中读取数据。
- 上一篇:数据采集系统实例 2012/5/21
- 下一篇:揭秘数据采集器工作原理 2012/5/21